返回

明月清风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25章 杀五儒4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你说,当今世界上哪种人最可怜?”

    皇上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给难住了,他想了一下,像是在问自己,又像是在问解缙:“是农民?”

    解缙摇摇头说道:“自从大明朝建立以后,朝廷对农奴、驱口制度进行废除,限制庄园主的恶性扩张,不准私自买卖土地,农民生活比起元末好多了,侭管他们的生活还有些苦,但是只要多种粮食、桑蔴,一季不行有二季,今年有灾有明年,希望总是有的,肚皮不至于捱饿,日岀而作,日没而息,悠然自得。”

    皇上想了想说道:“是工人?商人?不对,难道是丐帮不成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有啥可怜的?不耕田,不作工,肚子饿了就去要,吃饱了就睡,无忧无虑,自生自灭,有啥可怜的?”解缙说道。

    皇上听了,说道:“那我就猜不到了。”

    解缙见皇上猜不着,就接着说:“爷爷,我听人说你是一个猜谜高手,孙孙给你说个谜语:‘睡半夜起五更,开口不离曰与云,青春白了头,也难成为人,身无百般技胸中藏绣锦,一朝面朝天,方才跃进门。”

    一直到最后,皇上才醒悟过来,说道:“你说的是儒生吗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解缙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开口不离月与云怎么讲?”皇上不解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开口就是子曰、诗云。”

    “也难成为人呢?”

    “秀才中能中举人的是凤毛麟角。”解缙回答道,“爷爷,就在孙孙十四岁在南昌郡中解元那年,和孙孙一起应试的有一个五十八岁的老秀才,一生参加了十多次科考,当他贫病交加地躺在旅舘的柴房里,手里拿着捷报时,他苦笑着说:‘我终于中举了!……’说完,就闭上眼睛死啦!同窗打开他的包袱,里面只有半块冷馒头,找不到一文钱来打发报子,后来,还是大家凑了些银子才把他埋了。秀才到死也没有中举的人太多太多了。他们播下希望的种子,一辈子也未见有收成的,全国不下百万之众。举人还要继续筛选才能金榜题名,才能得到一官半职,等熬到这一步,许多家庭己是四壁皆空。可是作了官又怎么样?很多人不识为官之道,相当多的人只能作个小官笔吏,三餐都难以为继,公务中偶尔不慎,犯了小忌,就丢掉脑袋。”

    解缙说道动情处,眼角里闪着泪花,他端起酒杯,把酒一饮而尽,放下杯子继续说道:“爷爷,那天‘老原则’被杀后,他们把他的尸首抬回去,我也去看了一下,他家只有妻子和三个孩子,已穷得来揭不开锅,一家五口,仅靠老原则一人微薄的俸禄过活。高启被杀,一家人一下断了生计,全家哭成一团。他们连作棺材的木板也没有。最后,还是同僚们奏些银子,才把他安埋了。我看他们一家太可怜,凑给了他们十两银子,解决了他们的暂时困难。他们在京无法生存,准备回乡又无盘缠,最后只有卖掉最小的儿子,才凑足盘缠,走了。这就是一代儒生、学者的下场。”

    皇上听到这里也低下了头。解缙提起酒壶给两人杯里倒满了酒,接着说道:“爷爷,儒生才是天下最可怜的群体,他们甚至比乞丐还可怜,十年寒窗,鹑衣百结、三餐不继地攻读史书,好不容易金榜提名,因不愿去依附权贵,只能作闲职,又逃不过文字狱。爷爷,当年秦始皇‘焚书坑儒’,全国也不过杀了四百六十几个人,而且这些人确实是该杀的。因为他们反对中央权制,梦想开倒车,恢复六国,这是开历史倒车。可是,爷爷你现在因文字犯讳已经杀掉了二千五百多人。”

    皇上听了,用手搔了一下后脑勺问道:“你是说我比秦始皇更无道、更凶狠吗?”

    解缙用右手食指指着纸条上的第三句话,分辩地说:“爷爷,这是你自己说的,我可没这么说,我只是讲事实和两个数据而已。”

    皇上笑着用右手的筷子指着解缙的鼻子说道:“小鬼灵精,你怎么学会张仪的诡辩术来了?”

    解缙听了也笑起来,他端起酒杯,敬皇上道:“爷爷,来,孙孙祝你新年快乐,身体健康,寿高北斗,干杯!”


第225章 杀五儒4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